轮台热孜婉古丽小学双语语文工作室开展工作室成员诊断课活动
6月8日,轮台县第三小学录播室书声朗朗,小学双语语文工作室成员的诊断课在这里拉开了序幕。兄弟学校的听课老师及工作室所有成员32人参加听课活动
工作室成员的诊断课由小学双语语文工作室的成员刘新萍、努尔曼、艾沙江、王红梅、塔吉古丽、左日古丽老师分别承担。诊断课目的是通过听课,了解这些新成员上课的特点,后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让他们无愧于“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刘新萍老师执教《和田的维吾尔人》一文,她的语言极具亲和力,和孩子们能够平等沟通交流;她通过让孩子们对重点段落的诵读,从关键词句入手,深入体会新疆和田地区的特色。有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独特的西域风情。王红梅老师的绘本教学《逃家小兔》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老师一边让学生观察图画,一边读旁边的文字,教学中渗透了多种方法。
“看课”结束,大家一齐参加了开放而热烈的评课研讨活动。与会老师踊跃发言,就这六节课的得与失开诚布公的交流、探讨。最后,工作室的主持人结合六位老师所上的课及老师们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她从当前小学双语语文教学现状谈到自己对小学双语语文教学的理解,鼓励工作室全体教师,脚踏实地,争创佳绩。
本次诊断课的筹备工作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这次的诊断课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导下,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课堂教学氛围空前浓厚。同时,参加诊断课的六位教师也都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互相学习、切磋、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每位教师都做了充分准备。在诊断课上,老师们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运用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知识和启示。六位教师的课各有特色,虽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他们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小荷初露,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必将馨
香四溢。
我们坚信,这种由工作室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模式,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撰稿人:早日古力买明 联系电话:183****8400
![]() |
![]() |
![]() |
![]() |
![]() |
![]() |